产业是城市发展的脊梁。山东日前公布的数字强省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途径之一就是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培优工程。
在数字化浪潮下,工业互联网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底座,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近年来,济南发力支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凭借过硬实力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一批弄潮儿正奋力抢抓发展机遇,塑造新的发展引擎,跃上新高峰。
一批平台晋级国字号,走向全国
从近些年发展看,数字化转型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修课”。尽管如此,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仍是不少企业面临的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济南一批企业已率先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探索示范,成长为行业领军者。这其中,浪潮云洲已连续4年蝉联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近日,2022年28家国家级“双跨”平台动态评价顺利完成,浪潮云洲刷新排名,跃居全国前四,稳居工业互联网行业第一梯队。从赛迪顾问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市场研究年度报告看,浪潮云洲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地位、发展能力连续三年蝉联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双料第一。
新三洲特钢相关负责人与浪潮云洲工作人员讨论智能炼钢方案
取得这些成绩的背后,浪潮云洲已连接工业设备数百万台(套),上线2万余个工业APP及微服务,服务上百万家企业。比如,其与新三洲特钢探索工业互联网赋能钢铁行业数字化路径,打造极数智能炼钢系统,实时推荐炼钢操作,动态优化算法模型,实现精准炼钢,吨钢冶炼成本降低30元。
除了浪潮云洲,近年来,腾云、有人云、紫菜云等多家平台纷纷跻身国家级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凭借创新实践走向全国,广泛赋能产业发展。
其中,在有人云平台,用户零编程即可实现工业物联网系统的搭建,目前,其用户数量超10万家,连接设备数量近50万台,近三年成果转化累计帮助企业用户降低成本超亿元;山东万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腾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则以“平台+产业集群”为抓手,赋能机加、装配、装备制造、半导体等行业。
山东紫菜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向用户介绍紫菜云方案
不同于上述平台直接助力生产制造,紫菜云则是基建物资产业第一家国家级数字循环经济产业资源共享平台,有效连接供需两端,贯通2000家中小基建服务商,让基建物资由使用1次变为循环使用5-6次,利用效率提升60%,产业协同效率提升10倍。“物资高效流转创造了海量经济效益,有助于降碳减排。仅2023年上半年,该平台为联盟企业新增订单160000余吨,产值超10亿元,全面激活了产业经济活力。”山东紫菜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褚兴民告诉新黄河记者,原来做基建物资租赁时,历时7年才将规模做到6万吨,而踏入工业互联网赛道打造紫菜云后,近4年来运营规模从6万吨、20万吨跃至200万吨,数字化转型后带来了指数级的增长。
上述平台可谓济南优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典型代表。截至目前,济南已培育1个国家级“双跨”平台,5个国家级特色平台和52个省级平台,平台数量居全省首位。
龙头企业纷纷拥抱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加速拓展
在数字化转型中,除了外在平台的助力,真正的主体仍是广大的企业。在济南,不少行业龙头企业已主动拥抱工业互联网加速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泰钢不锈钢产线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作业现场
作为山东不锈钢产业链的龙头企业,早在2021年,泰山钢铁与中国钢研集团联合建设了全省首个不锈钢产线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目前,全流程全工序的物联网数采系统、物流跟踪、工艺模型、动态调度等模块已上线运行,生产效率提高5%,系统节能降低10.5%。
小家电行业的领军者九阳,则搭建了九阳智能厨房电器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工业企业300余家,实现基于数据驱动的柔性智能制造和高效协同生产,助力企业运营成本降低32%以上,产品升级周期缩短33%,生产效率提升约45%。该平台已被工信部认定为2022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永信打造的全流程水刺非织造布智能工厂作业现场
近年来,纺织非织造行业领军企业山东永信非织造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持续投资13亿元建成了国内首座全流程水刺非织造布智能工厂。在生产中,偌大的车间几乎看不到工人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传感设备,只需轻点几下屏幕,就能完成大量工作。这个5G+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工厂实现了生产流程的数字化管理。“产能提升30%,生产效率提升68%,人工成本下降24%。与传统非织造布生产工艺相比,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1%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25%以上。”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新黄河记者。
从上述实践看,工业互联网的应用颠覆了原有的生产模式,通过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新的制造和服务体系,有助于降本增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这些行业龙头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应用实践,无疑树立了标杆。如今,更多的泉城企业正加大数字化转型探索,济南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加速拓展。
据了解,截至目前,济南已累计培育超百个工业互联网应用项目,其中12个项目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10家企业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带动一批重点企业数字化转型,涵盖冶金钢铁、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培育明水经济开发区等3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园区,引导区域内企业规模化开展数字化转型升级。“点—线—面”应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推动规模化应用,加速奔向国内领先创新发展示范高地
从全国看,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已成为广泛共识。
放眼济南,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已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8、山东省首位;在2022年度国务院督查激励中,济南以第1名的位次入选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市(州)推荐名单。
目前,济南网络基础逐步夯实,累计建设5G基站4.2万处,实现主城区5G网络连续覆盖,数量居全省首位、全国前列;开通确定性网络5600公里、占全省的56%;“山河”超算平台综合算力处于国际前列。在发展中,济南深化企业上云上平台,上云企业突破6万家,数量居全省首位。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也在加速构建,组建济南工业互联网服务商联盟,拥有硬件、平台、应用企业超100家,核心产业规模达279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600亿元。
与此同时,济南加大领军领先企业引进力度,目前华为、卡奥斯、百度、忽米网、航天云网、树根互联等国内工业互联网领军企业均在济南拓展业务。
如今,济南仍在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步伐,推动规模化应用。近日发布的《济南市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实施“工赋泉城”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济南将建设5G基站6万个以上,打造一批5G全连接工厂,争创国家“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建成黄河流域信息枢纽中心城市;推动10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等。力争到2025年,全面建成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示范高地。
为推动上述目标尽快实现,未来三年,济南每年将拿出不少于1亿元财政资金重点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
从实际发展看,作为新生事物,工业互联网的规模化应用仍需多方努力。
谈及工业互联网发展,褚兴民认为:“拿着旧地图,永远找不到新大陆。工业互联,核心要实现能力上云,是一个全链的数字化,不单单是物的上云,认知上云才是核心。”
一些企业负责人建议,重点支持主导产业龙头企业进行整厂改造,全面提高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标准要求;构筑多层次服务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撑中小微企业跨越发展;加快平台在产业集聚区落地,由点及面,多方位辐射带动产业整体提升。同时,匹配产业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及团队,加强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如今,数字科技革命正带来产业变革的新机遇,原有产业、城市能否借助工业互联网实现“弯道超车”,塑造发展新引擎,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更高质量的绿色低碳发展,无论对于企业抑或城市,既是良机更是考验。
眼下看,济南已具备领先的优势,而要获得更大的增长潜力,仍需创新不辍、久久为功。(记者 黄敏,编辑 韩璐莹)